对策题的核心落脚点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,这里的“寻求” 不是漫无目的地思索,而是要以材料为根本,从材料中进行提取,并结 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进行适度拓展。根据对策在材料中存 在和表现方式的不同,总体上可以分为显性对策和隐性对策两类,另 外还有一类,即拓展创新对策。
—、显性对策
所谓显性对策,是指对策直接存在于材料中,只要根据需要对相 关语句进行概括提炼即可以直接进行应用。在申论材料中,常见的蕴 含着显性对策的关键文字包括以下几种:
权威领导、职能部门人员的观点、讲话;
政策、理论、方针、路线,法律法规;
老师和学者的观点、建议(考量其可行性);
国内外经验、教训。
以上四点中,对于老师和学者的观点、建议的应用要注意考量其 可行性,符合党政方针、社会实际、认知规律的则可以作为对策。
这里还需提醒一点,鉴于答案有作答字数的要求,一般情况下,需 要对蕴含对策的关键信息进行准确提炼,进而加以运用。
二、隐性对策
所谓隐性对策,是指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在材料中没有直接列举 出来,需要我们结合相关信息自主提出。在这里,我们可以将隐性对 策提出的方式分为以下两种:
第一,根据问题提对策:先根据材料分析事物存在的问题,进而根 据问题提出对策。
第二,分析原因提对策:先根据材料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,再根据 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。
三、拓展创新对策
通过显性对策和隐性对策,如果考生认为还不能完全解决材料中 出现的实际问题,那就应该恰当运用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,并 结合在阅读方法中提到的“主体阅读法”和“角度阅读法”,提出材料中 并未涉及但又具有可行性的对策,创造性地解决问题,从而完成申论 作答。